原标题:
数字经济时代下,贸易大国的使命(下篇)
——区块链跨境贸易应用对世界数字货币发展及对社会经济治理产生范式变革
[摘要:]区块链引发了新一轮全球货币战争——数字货币战争,区块链跨境贸易的生态场景对人民币数字国际化将起到关键性决定作用,随着区块链跨境贸易的产业应用范围扩大,区块链将对社会经济治理结构产生范式变革。
一、关于数字货币
比特币的诞生,让世界认识了区块链,更认识到数字货币这种形式对世界的影响,数字货币将有可能成为人类信用进化史上第四个里程碑。
2019年8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微信公众号发布两篇有关数字货币的文章,相当于官宣了央行数字货币这一重大消息,很多人以为央行数字货币的官宣与2019年6月18日Facebook瑞士子公司Libra Network天秤座网络发布加密数字货币白皮书有关,其实不然。
首先,要看清楚Facebook的Libra真实目的——基于区块链的支付标准。围绕全球月活27亿流量的支付标准,这是一个人类有史以来最为庞大的货币发行计划、货币标准计划,虽然Facebook发行Libra是受到欧盟GDRP法案影响的一次战略性商业模式转型的战略自救行为,但这个转型的布局太大了。
其次,Facebook宣传说Libra是锚定在SDR上,针对民众发行数字货币,但根据欧洲消息,Libra根本没有严格按照SDR货币品种与比重进行相应匹配,而是将SDR第三位比重的人民币替代成新加坡元,这背后的野心不言而喻:第一,对抗中国、对抗人民币,这将利于Libra方案在美国国会通过,讨好美国反华势力;第二,Libra宣传针对民众发行数字货币,那么新加坡才有多少人口呢?为什么不选择印度这样的人口大国呢?因为新加坡是地缘所决定的世界贸易最大中转国,那么不难看出,Libra针对民众发行数字货币之后,更大的野心是瞄向to B贸易场景——跨境贸易。而且选择的“点”非常精准——自由贸易、自由金融的最大贸易中转国“新加坡”,并且,通过新加坡可以渗透到世界第一大贸易国——中国贸易当中,Libra可谓是一盘精心高超的“狼子野心”布局,既把人民币排除在外,还能介入到中国的贸易之中,带动Libra未来在to B端的发展。强烈呼吁中国政府一定要识破与重视这个重要环节。
再看中国央行。央行早在2014年就已经开始对数字货币进行研究,并且穆长春公布,央行数字货币采用了区块链的内核,并不是区块链数字货币。那么区块链内核是什么呢?在2014年,是什么原因激发了央行对数字货币的研究决心?
首先,央行对外公布的消息中,核心其实也是标准——锚定人民币的数字加密“秘钥标准”与发放,发放对象也是民众,这个和Libra是一样的,都是制定标准与面向民众。站位都是极高的。
Terra链上DeFi锁仓量跌至6.09亿美元:金色财经消息,据DefiLlama数据显示,当前Terra链上DeFi锁仓量跌至6.09亿美元,近24小时减少9.68%。在公链中仍排名跌至第12位。目前,Terra链上DeFi锁仓量排名前3的分别为:Anchor(24.54亿美元,近24小时减少56.91%)、Mirror(3746万美元,近24小时减少65.92%)、PylonProtocol(2980万美元,近24小时减少60.11%)。[2022/5/14 3:15:24]
二、数字货币的内核与本质
那么数字货币与货币电子化根本上的区别是什么呢?为何全球已经有很多政府都在关注和行动数字货币的研究?很多人认为数字货币可以大大降低货币的发行、流动、回笼成本,这一点是正确的,但数字货币与货币电子化的本质是不同的。这就回到了区块链内核这个问题上,区块链的内核是什么?——数学、密码学、可编程。区块链最为底层的技术就是数学、密码学与计算机软件技术。数字货币可以利用数学的两个函数完成货币的发行与回笼,即构造函数与析构函数,如果我们将数字货币理解成智能合约,合约生成的预置条件利用构造函数,合约完成后的存证或销毁利用析构函数。那么货币的流动过程则采用了密码学,而密码学由三大算法构成:哈希算法、数字签名算法与加密算法,货币在流通过程中哈希算法保证了安全性与流动路径跟踪;数字签名算法保证了货币在流通中的确权;加密算法保证了机密性与隐私性。由此不难看出,将数学、密码学、计算机软件技术结合创造出的数字货币,对于央行来说,不仅大大降低发行印刷、防伪、回笼的成本,最大的价值在于对货币流动过程中的流通数据精准掌握。
三、数字货币的重大意义
那么货币从纸钞+电子化形式向加密数字货币的转型必要性在哪里?难道仅仅是降低了货币发行的印刷、流通、回笼等环节及货币防伪的成本?
加密数字货币,不仅可以精准掌握货币流通过程中的数据,有效监控防止犯罪,其最大的价值是未来一旦深入应用于全货币体系后,将有效精准掌握各方面经济数据,对经济泡沫的造成原因将了如指掌,这样一来,政府与央行的宏观调控能力将大大提升,宏观调控政策的制定依据将非常精准。这就是加密数字货币最核心的价值与意义,也正是各国均开始对数字货币加深研究与实践的真实原因。
目前看,Libra与央行数字货币的发放对象都是面向民众,即to C,而Libra如果成功将影响27亿人口,央行数字货币替代M0,二者之间的区别在于,一个是企业行为,一个是政府行为,Libra面临美国国会的审核,通过概率大小我们不去判断,如果对数字货币的内核原理做了研究可以发现,美国国会是否通过的核心看点在于Libra是否向美联储释放基于区块链的记账权与数字货币流通过程的数据知情权,如果美联储拿不到Libra数字货币的过程数据,或者说美联储不能成为Libra重要节点,美国国会是不可能通过的。而央行数字货币替代M0,将会影响到民众心理,即民众灰色收入、避税收入等社会潜规则收入将会通过央行数字货币的区块链内核技术记录在案,这势必会造成社会民众对央行数字货币的抵触心理,如果纸钞供应量下降或央行数字货币完全替代M0,会造成社会稳定性的风险,因此,稳定是立国根本,为保障社会稳定,建议央行适度推行数字货币,纸钞供应量不能降低或消失。数字货币的发展应该考虑人性化、社会心理学。建议央行数字货币的重要应用方向是跨境贸易、跨境金融,借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央行数字货币进入跨境贸易结算领域,不仅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还将利于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的主动权与话语权。
四、数字货币的发展方向
区块链技术应用于货币体系,首先可以实现的是打破Swift系统的单一跨境结算通道,这是区块链网络技术特征所决定的,区块链发展初期全球均看到了这个功能点,包括Swift、Visa、IBM、摩根大通等在这方面做出了具体的动作。
数字货币的应用与普及将会大力促进全球跨境支付体系的重构。而跨境支付的前提是跨境贸易。跨境贸易场景是数字货币未来应用的最大场景,对于人民币来说,央行数字货币如果借助中国贸易第一大国的地位,通过区块链在跨境贸易领域的应用,将大大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可能性,更有可能影响国际货币组织对人民币在SDR货币篮子中的比重调整加大,使得人民币的国际话语权与主动权加大,对消除国内通货膨胀亦有积极促进作用。
因此,建议央行数字货币协同贸易、物流、金融、监管四大域生态共同发展,而不能仅靠国内行政命令强制共识方式在有限的范围内推行,应植入应用至跨境贸易的“物流通、则金融通”环节中的资金流之中。完成这项工作,需要建立起全球区块链跨境贸易体系,中国海关总署已经开始指导建立这一技术体系与生态体系,需进一步与全球各国海关、央行等政府部门进行区块链网络系统与生态系统的构建,这将为央行数字货币未来走出去打好了场景基础。
区块链跨境贸易产业应用与法币数字货币的结合,对法币数字货币的发展将起到决定性作用。
五、区块链将对社会经济治理体系产生范式变革
传统的社会治理模式,是政府、产业联盟、行业协会等各类机构通过制定法律、规范条例、行业标准、规章制度等等方式进行社会治理,本质上,这是“强制共识”的逻辑。
区块链3.0产业应用阶段,是遵从传统的法律法规、标准体系与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利用社会、产业、行业、政府的共同诉求,挖掘痛点,建立共识机制的模型,采用统计学、统筹学、密码学及计算机编程技术等,提炼解决痛点实现共识机制所需的“要素信息”,建立上链数据标准模型,即可实现创新式、穿透式的共识机制,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数据互信互换,通过分布式可信加密网络,促进产业关系、生产关系、社会关系的变革,形成自组织、自管理、自监督的新信用体系,创造出互信互换的价值传递新经济模型。这种模式的创新,是首先尊重传统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与标准的体系,通过区块链建立出新的共识体系后,再可反向影响传统的法律法规、标准体系与规章制度的改革,优化生产关系,提升生产力,促进生产资料的再造。
以区块链产业应用的落地,联盟链是主要趋势,整个应用落地的过程与联盟链的建设主要分为十个步骤:场景调研→咨询规划→业务梳理→技术论证→联盟搭建→技术开发→试运行→生态建设→迭代调整→通证介入。
随着区块链产业应用的范围不断扩大,各种联盟链会越来越多,区块链3.0时代进入成熟阶段,那么未来,将是建立链与链之间的跨链价值共识,3.0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推进突破链上的节点共识,区块链4.0阶段将是实现多链之间的跨链信用穿透,即链网时代、跨链通证时代,这将是区块链的终极目标——“无边界价值传递与价值互换”。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解决在单链上积累出的价值信用,利用跨链通证形式在多链之间如何进行价值衡量,而实现价值信用的跨链流通。这完全不是代币的概念,空气币最大的问题是无中生有、无任何信用担保,法币数字货币背后是政府信用托底,而区块链信用通证数字价值资产的形成,是通过区块链各节点记录、验证、存证了各节点自身的行为过程,创造价值的过程,由共识机制赋予了各节点数字价值资产——数字信用通证资产。这个数字信用通证资产是节点自身由链上过程行为创造积累出来的价值,是生态共识形成的,即生态节点之间互信互认的数字信用通证资产,由此才会实现价值传递的流通共识,因此,数字信用通证资产的信用托底不是“强制共识”,而是生态共识、社会共识,商品交换、服务交换依托社会生态的共识信用,结合政府信用的数字货币,将可实现链与链之间的价值互换。区块链4.0链网时代,是链与链之间的价值流通共识,链与链之间的信用穿透共识,从而进一步推进社会治理规则的变革,而这些规则都以可编程方式在区块链上呈现,因此,这是一场“范式变革”。
区块链虽然是成熟技术巧妙组合出的新思维、新逻辑与新方法,但它未来会对社会治理模式产生“范式革命”的变革,区块链在“范式革命”中发挥了解构、重构生产关系、信用关系的决定性作用,这是一场价值革命、信用革命,人类也因此将进入一个新的文明时代——价值文明时代、信用文明时代。
作者:段林霄
微观(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战略官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金融科技研究咨询顾问
2020年01月12日
注:本文已上传保全网进行区块链版权保全。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